Warning: Undefined property: stdClass::$images in /home/rkrxyfza/public_html/plugins/content/ochjssocials/ochjssocials.php on line 1218
Warning: Undefined property: stdClass::$fulltext in /home/rkrxyfza/public_html/plugins/content/ochjssocials/ochjssocials.php on line 1244
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"share-tool" in /home/rkrxyfza/public_html/components/com_flexicontent/templates/article/item.php on line 97
Warning: Attempt to read property "display" on null in /home/rkrxyfza/public_html/components/com_flexicontent/templates/article/item.php on line 97
青春告白:都是紙飛機惹的禍…
(回覆外文系朋友)
“春朝一去花亂飛,
又是佳節人不歸 ~~
記得當年楊柳青,
長征別離時.....”
燕儂妳好!
看到尋人的文章,非常驚訝。得知十年前的字跡,竟然還有人保留著,雖然記憶斑駁,但感到十分美好!好像是飄泊的船員拋出一個瓶中信,十年後,竟然有迴響。
年逾花甲,從事過許多行業、住過許多地區,也歷經人世...滄桑;我深深感受到,每個人的生命劇本與角色不同,但各自精彩,交會在不同場景,十分美妙。
我們學號僅差學院一碼,因為我確實是高雄中學畢業,但由於父親的工作調動,我的求學過程曲折。國中最後一學期由新竹到花蓮,讀過花蓮高中,後來又遷往高雄。由於與高雄並無深厚淵源,所以沒有積極參加雄友會的活動。
“春朝一去花亂飛,又是佳節人不歸
記得當年楊柳青,長征別離時.....”
讀花蓮高中時,“回憶”這首歌詞與旋律就深深印在腦海。花中音樂老師郭子究是“回憶”的作曲者。而他在課堂上,從頭到尾就只有放他的唱片,獨自坐在講台沉吟陶醉,不說一語。
半百之後,漸漸能體會他的心境。“春朝一去花亂飛,又是佳節人不歸,... ”,不只是合唱曲,而是真實的生命歷程。
疫情前最後一次花蓮行的清晨,我獨自闖入校園,到當年的二樓教室走廊,隔著馬路眺望白燈塔與太平洋,滿腦子的“回憶”。
大一入學時,我住在鳳山國中旁邊的民宅,對面是一大群海軍、陸軍眷村;獨自帶著一個行李箱,搭乘夜車臥舖到台北。入學後,住男十二舍116室。
住宿舍,是大學生涯中挺有意思的經驗。大一室友,健壯的中文系吳力行,每次進十二舍大門,就用丹田之力,大喝一聲,很多人都效法他,一時蔚為風潮。
三十重聚的主持人蔡詩萍是住106室。他的父親與我父母都是湖北人,兩間寢室有三人住桃園,所以我們常常一起進出,夜半吃宵夜、閒聊,甚至弄了一艘橡皮艇,划到醉月湖中的湖心亭上,飲酒做樂。
遙想大三時,一位身高183的學弟搬入寢室。我連哄帶騙的鼓動他青春不要留白,於是寄一封寢室聯誼邀請函,至女五116室。豈料那是教官室,被好奇的204室女孩自教官室領取,自投羅網。於是,展開了一學期的“鐘聲二十一響”傳奇,充滿樂趣與歡笑。
當年純真的大一學弟,很能配合我們嘻笑,充當馬前卒。我們常常晚上十點讀完書,開始娛樂時間。學弟183大剌剌地站在女五大門口,呼叫204女孩們;無膽沒用的學長們,躲在遠遠的樹蔭下嘻笑、看好戲。
剛讀大學的女孩們,常常隨我們說笑、逗趣、胡謅,還在我們協助下敲傅鐘,甚至爬到行政大樓前的樹上唱歌。也許大家國中、高中階段,都是日以繼夜的埋首苦讀,進入杜鵑花城,完全的自由開放,宛若天堂,怎能不飲酒高歌、享受青春呢?
在那一學期末,收到一封信,寫著:
“人生到處知何似?應似飛鴻踏雪泥。
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計東西。”
過了寒假,我們的寢室聯誼就適可而止,只留下回憶。
大部分台大人比較規規矩矩,要察言觀色,避免滋生議論。我們雖然鬧得兇,不過還是有界線。基本上,那是廣告時間,學生的重頭戲當然是讀書囉!不管讀什麼書,或成績好壞,這是本份嘛!
坦白說,一般台大人,尤其是工學院學生,頭角崢嶸,各行其道。敝班兩大勢力:台北都會生長的,風流瀟灑。台南幫有府城風味,涼鞋出入;共同特色是跳舞打牌,其樂融融。其他人各行其道,多半勤學苦讀。印象中,我只有參加一次與歷史系的溪阿縱走。當時有點感冒,一路認真走,就沒有發生什麼故事。
當年在自由氛圍的杜鵑花城的我,不想被任何人、地、事、物束縛,唯有隨興去騷擾在普六的台大光啟社,並進出耕莘文教院。“光啟”源自明末大臣徐光啟,而“光耀生命境界,啟發人生方向”是台大光啟社的標語。
記得大一曾參加光啟冬令營,和森林系孫晴峰同一小隊,我們很合得來,成為好朋友。這社群有許許多多道德學養令我仰之彌高者,但又謙沖和善。例如前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、前台大副校長湯明哲,劉霆、張智芬夫婦(名教授)等。
由於光啟社的友誼,工學院的我,曾應孫晴峰邀請,大一下學期在活動中心大禮堂,配合她朗誦新詩。活動當天還請到余光中、管管 ... 等詩人現場朗誦,詩人豐富的情感展現,使我內心感到強烈的觸動。
小時,看到父親書架上余光中的“白玉苦瓜” ...新詩,覺得很有趣。年紀增長,才感受到他的蘊涵。若干年前,有幸在西子灣會館巧遇詩人余光中,還和他合照,成為絕響。
大學期間,常和別人說,“戀愛使人成為詩人,失戀可以成為哲學家”。雖然覺得詩詞不錯,但自己似乎比較有哲學家的影子。
人生總是曲曲折折,變化多端。當然,我也感謝增添我哲學影子的女孩,我相信她們做的決定是明智、正確的。
如今年逾花甲,遠離年少輕狂、恣意揮灑青春的杜鵑花城,這兩週還是掀起一波波漣漪。
都是紙飛機惹的禍!
我是理工男,最多隨性嘮叨。然後就沒戲了!但你說我這些瞎掰搞笑、風趣幽默的故事,可以寫得好玩又無傷大雅,那就何妨一試吧!你不嫌棄的話,我來串場,在旁邊敲鑼打鼓。
這兩星期,好像做了一個青春夢,竟然寫了那麼多文字,彷彿為回憶錄做準備工作。
於是,前兩天晨操起了意念,要把老爸11年前寫的“八五歲月”,好好翻一遍。算是生命的延續與整合吧!
很榮幸能在你的文章中出現。如果時間允許,我會參加延期的四十重聚。
相逢自是有緣,一切自在就好。
機械系 張宗明 寫於壬寅立夏